赤崁樓

201108

赤崁樓,一級古蹟。

圖片翻拍至,書名:穿越時空看家園 出版社:大地地理
荷蘭統治時期為歐式建築,稱:普羅民遮城,用糖水、糯米粉、石灰、蠔殼灰攪拌,疊磚建造而成,有瞭望臺、古井、地窖,據說古井還可通達安平古堡。

明鄭時期,改稱為東都明京,設承天府衙門,為全島最高行政機構。
半年後,鄭成功病逝,鄭經廢東都,改稱東寧,廢承天府,此地成為火藥庫。

清領時期,天災人禍曾經頹兀城牆、荒蕪淒涼。
乾隆晚年將福康安將軍平定林爽文過程刻於長方石碑上,置於此地前的石贔屭上。
19世紀後半葉,大士殿、海神廟、蓬壺書院、文昌閣、五子祠,先後蓋於在赤崁樓的原址上。這五座建築物,巍峨高聳,為破落的赤崁城址平添了壯偉氣派。

日治時期,日本人將海神廟、文昌閣、五子祠當做醫院和學生宿舍。
1921年,日本人在拆除大士殿重整該址時,又重新發現了普羅民遮城的舊堡門,然後又發掘到東北角的荷蘭砲台殘蹟,以及通到堡壘地下室的門戶,因此將之為歷史館。戰後重加修繕,成為台南市立歷史博物館。
                                                                     
1974年再次重修,而成今貌。
                             
1983年由中華民國內政部宣佈為國家一級古蹟。

 

 
屋角的鯉魚翻越造型,代表生生不息。

赤崁樓對面的祭祀武廟旁的小路,就有各種知名小吃,有冬瓜茶、鴨肉羹、肉圓、碗粿。

資料轉載自維基百科,地圖截至google地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