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 通俗說法是 "明朝的十三個皇帝的墳墓",位於北京昌平天壽山下,5A 級國家景區,2003 年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買票進入可參觀神路 (入皇陵的必經之路)、長陵 (明太宗成祖朱棣的陵墓)、定陵 (明朝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朱翊鈞的陵墓和地宮)。官網:http://www.mingtombs.com/sslx/
明十三陵分為神路和陵寢,神路原為興建長陵而建的道路,後來各個陵墓都由此進出,故又稱總神道,以石碑坊為起點,經下馬碑、大紅門、碑樓、石像門、龍鳳門、七孔橋至長陵,全長約 7 公里。
石碑坊建於明朝嘉靖十九年 1540 年為讚頌祖先的豐功偉業而造,是神路上的第一座建築,五門六柱十一樓是現存營建時間最早、建築等級最高的仿木结構石牌樓。
大紅門是陵區的總門戶,所有人必須在此下馬步行入陵,大紅門為紅牆黃瓦三大門,中間大門是已故帝后棺木進入之門,皇帝祭拜時走東左門,其他人等進出走右西門。
碑樓內立著 "大明長陵神功聖德碑",由龍的不成龍形的兒子 - 贔屭 背著,明朝時只有正面刻著碑文,到了清朝乾隆來湊熱鬧,在石碑背面題了 "哀明陵三十韻"。
石像門有 12 對石獸、6 對石人,即陪伴帝王一起到陰間的神獸和文武百官,石獸有獅、象、馬、駱駝、獬豸、麒麟,石人有武將、文臣、功臣。
櫺星門象徵天門,帝后棺木都由此進入陵區安葬,又稱龍鳳門。參觀到此神路就結束了,走出出口可搭公車至長陵及定陵。
長陵是明太宗成祖朱棣的陵墓,是十三陵中的祖陵,古法嚴格規定子孫後代的陵寢不得超過祖陵,因此長陵是十三陵中建造時間最早、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陵寢。
祾恩門後為祾恩殿,原為供奉帝后牌位和祭祀用的殿堂,是明代帝陵中唯一保存至今的陵殿,殿內的樑柱皆為優質金絲楠木,粗壯高大,兩人合抱亦不能交手,現今殿內用以展示朱棣的石像及定陵出土文物展。
明太祖朱元璋死後立孫子朱允炆為帝,為了讓乖孫建文帝朱允炆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在南京爽爽當皇帝,於是在全國各地封了 25 個藩王,各握數千至數萬大軍,以保家衛國抵抗外族入侵,然,人算不如天算,皇帝也會失算,平民百姓為了遺產爭得你死我活,更何況王位皇權這塊金光閃閃、至高無上的大肥肉,朱元璋幫乖孫防了外族入侵,卻防不了兒篡孫位。
朱允炆為鞏固自己的王權,登基不久後便開始剷掉對自己王位虎視眈眈的朱棣叔叔,而展開一連串的削藩行動,朱棣不甘心就這麼被幹掉,狗急跳牆下借 "清君側" 除奸臣之名發動靖難之役起兵奪位,歷經四年篡位成功自封為王,年號永樂,亦稱永樂帝,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死後廟號太宗,明世宗嘉靖帝改廟號成祖。
朱棣對於篡位這件事很內疚,在傳嫡不傳賢的社會風氣下,只好四處修改出身紀錄,此地無銀的宣告世人:我不是小三生的,我是馬王后生的。雖說篡位不是件什麼好事,但他能文能武、勤政愛名,套句現代用語,他就是個 “陰柔形男霸道總裁”,如果朱棣沒有篡位或許也就沒有永樂盛世,中華文化也就無法遠播海外了。
來看看這位陰柔形男霸道總裁的豐功偉業,我們耳熟能響的 “鄭和下西洋” 就是朱棣派出去的;當朱棣叔叔包圍皇宮,皇帝姪兒卻鬧失蹤。活著見人, 死要見屍。見不著人也見不著屍,朱棣擔心朱允炆逃出宮外集結成黨反將一軍,但皇帝失蹤,新王不能大張旗鼓貼海報尋人,於是分兩路:國內線 - 由胡濙明查暗訪;國外線 - 令鄭和藉宣揚國威行尋人之實。
在朱棣用法以寬,待人以誠的治國理念下,開創了明朝的鼎盛時期 -“永樂盛世”,說是當時的世界第一大國也當之無愧。朱允炆的去處至今仍是個謎,雖然人一直沒找到,但鄭和不僅將大明帝國的威名傳遍四海八荒,更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
朱棣的另一個政績,命解縉編修 “永樂大典”,曾被譽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收集了從初古到當世的四庫之書及天下遺籍後動用數千人編排而成,保存了明朝以前大量的寶貴訊息。維基百科:編撰宗旨:「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為一書,毋厭浩繁!」修書過程對所收錄的書籍沒有做任何修改,採用兼收並取的方式,保持了書籍原始的內容。
朱棣的王位得來不易,為了帝位、為了生命,他必須來陰的,因此重設錦衣衛監控大臣,後來又覺得錦衣衛太過善良不夠陰狠,沒辦給他十成十的安全感,再加設東廠並重用宦官。這個作惡多端又聲名狼籍的黑白配機關 (武功高強的錦衣衛搭上死人臉太監的絕妙組合) 到現在還時常出現在我們的電影情節裡。
朱棣是個負責的皇帝,為了讓百姓安居樂業,他必須利用北京地形的優勢,控制東北以防元代蒙古殘兵入侵,於是他決定搬回他的就藩地遷都北京。遷都是個勞師動眾、勞財傷民的大工程,朱棣是個負責的皇帝,更是個霸道的皇帝,為了國家前途他一意孤行,排除萬難疏通運河,說搬就搬無二話,皇帝一個人要搬,大家就得跟著搬,從此北京成了明朝的首都,沿至清朝,甚至二十一世紀的現在北京一直都是首都。
北京還有許多朱棣的影子,除了明十三陵,還有大鐘寺的永樂大鐘、天壇、紫禁城。朱棣是紫禁城的第一個地主兼房屋所有權人,紫禁城、天壇是朱棣的驕傲,也是外國人到北京的必遊景點,而歷史留給朱棣的評價更是褒多餘貶。
在朱棣用法以寬,待人以誠的治國理念下,開創了明朝的鼎盛時期 -“永樂盛世”,說是當時的世界第一大國也當之無愧。朱允炆的去處至今仍是個謎,雖然人一直沒找到,但鄭和不僅將大明帝國的威名傳遍四海八荒,更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
朱棣的另一個政績,命解縉編修 “永樂大典”,曾被譽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收集了從初古到當世的四庫之書及天下遺籍後動用數千人編排而成,保存了明朝以前大量的寶貴訊息。維基百科:編撰宗旨:「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為一書,毋厭浩繁!」修書過程對所收錄的書籍沒有做任何修改,採用兼收並取的方式,保持了書籍原始的內容。
朱棣的王位得來不易,為了帝位、為了生命,他必須來陰的,因此重設錦衣衛監控大臣,後來又覺得錦衣衛太過善良不夠陰狠,沒辦給他十成十的安全感,再加設東廠並重用宦官。這個作惡多端又聲名狼籍的黑白配機關 (武功高強的錦衣衛搭上死人臉太監的絕妙組合) 到現在還時常出現在我們的電影情節裡。
朱棣是個負責的皇帝,為了讓百姓安居樂業,他必須利用北京地形的優勢,控制東北以防元代蒙古殘兵入侵,於是他決定搬回他的就藩地遷都北京。遷都是個勞師動眾、勞財傷民的大工程,朱棣是個負責的皇帝,更是個霸道的皇帝,為了國家前途他一意孤行,排除萬難疏通運河,說搬就搬無二話,皇帝一個人要搬,大家就得跟著搬,從此北京成了明朝的首都,沿至清朝,甚至二十一世紀的現在北京一直都是首都。
北京還有許多朱棣的影子,除了明十三陵,還有大鐘寺的永樂大鐘、天壇、紫禁城。朱棣是紫禁城的第一個地主兼房屋所有權人,紫禁城、天壇是朱棣的驕傲,也是外國人到北京的必遊景點,而歷史留給朱棣的評價更是褒多餘貶。
祾恩殿後面是櫺星門、石五供,石五供分別為香爐、燭台和花瓶的造型,放在庭院用以表示祭奠先王。石五供後面土灰色的牆是方城,方成上面紅牆黃瓦是明樓。方城向左右延伸建造成一座超大型圓形圍牆,稱為寶城牆;寶城牆裡面是寶頂、是墓塚、是地下玄宫,也就是朱棣長眠的地方,圓形墓塚再護以圓形寶城牆始創於明朝,前方後圓也是明朝帝陵的特色。
方城內是一道約 40 度的斜坡,再往上走到底後 ,左右兩邊個有一道樓梯通往明樓,明樓立著一個大墓碑,墓碑上刻著『成祖文皇帝之陵』。長陵就只能參觀到這裡,因為古文一出土遇到空氣馬上氧化退色,在還沒有技術能解決這問題前,大陸同志們決定寧願埋著也不開挖。
帶孩子參觀明十三陵希望他們對明朝有粗略的了解,想讓孩子快樂學習,但矛盾的是學習是不可能快樂的,學習必須將外來的訊息透過整理、分析、歸納、再把訊息塞進腦子裡記住,並時時拿出來複習熟能生巧後,知識才能真正屬於自己;學習必須刻意練習,刻意練習必需重複又重複,而重複的過程是辛苦、無聊而乏味的,所以,玩樂只能體驗,而無法學到真正的知識。
之前和老公討論:體驗和學習到底哪個重要?老公說:各有優缺,但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共學團的媽媽們也說:假如要孩子描述山河壯麗的景象,只給孩子死記背書,孩子可以寫出流暢優美的文句,卻沒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若只讓孩子玩樂、不要求孩子刻意練習,即使孩子內心激昂澎湃、感受深刻,也寫不出心中的感覺;縱然孩子有空前絕後的奇思妙想,也不知道該如何表達。
本來就不奢望孩子參觀後對明朝能瞭如指掌,因為沒有刻意練習,知識是不可能內化成為自己的。我問寶哥:「你看了有什麼想法?」他一隻手橫在胸前、一隻手搓著下巴學著風水師的口氣說:「嗯恩... 這是一塊風水寶地。 」我:💔。耗了半天在長陵,寶哥只知道中國歷代王朝除了清朝還有一個明朝。延禧攻略說的是清朝的故事,明十三陵是明朝皇帝的墳墓,兩個是不同的朝代。
寶妹覺得:發現 → 保存 → 延續是一個循環,少了其中一個就無法繼續傳承和延續,歷史性質的博物館有很多,但是古物都被關在玻璃內保護起來,看得到卻感受不到,希望能建造一座情境博物館,仿製古建築、古物,讓人們可以身歷其境,就像活在 "當時" 的朝代裡。
寶爺說:「天氣好,墓碑大,椿象多到懷疑是不是異象。」我覺得天氣好,微風徐徐吹,是個踏青的好日子,神路旁的楊柳隨風擺動婀娜多姿,像極了扭腰擺臀的美女夾道歡迎,令人驚喜又雀躍。在古代以我們這等身份的閒人是不能隨意進入陵寢的,就讓我們享受一下現代人的特權,買票就能進來摸石頭、拍照、散步、野餐... ,既然都來到了名勝古蹟就別為難自己了,拋開煩惱放鬆心情好好玩樂,用心感受。
回家後朱棣讓我念念不忘,於是我 K 了明朝的歷史小說,他簡直就是我心目中完美男人的形象;上得了戰場,掌得了殿堂的男神,基於對男神的崇拜我又搜了維基、找了谷歌,對明朝的來龍去脈才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出門放鬆心情輕鬆玩,回家耐著性子努力讀吧,玩樂可以引起動機,但學習沒有捷徑,只有耐住性子重複、重複再重複。
20180512
寶爺:
今天帶小朋友去北京的台灣人組成的一個小的自學團體,幾個小朋友都古靈精怪,表達能力很好,英語更是一把罩,都是「自學」,沒有去正規教育體系。
團長也是厲害人,清華的教授,很有思想,認為現在的教育根本是個屁,所以讓自己的小孩在家自學即可。
與參與的家長聊天中(另兩位爸爸),說到區塊鏈技術,連結到城市的自我意識,與利用張量搭配可程式化晶片製作可動態因應外在資訊處理需求而自我調整的TPU。
還講到二次大戰的圖靈機,事實上就是史上第一個挖礦機,這麼說也確實有道理,挖礦不就是解密拿錢。還講到易經八卦,也算是巨觀的區塊鏈語言,真是腦洞大開。
兩位爸爸都是抱持共同的憂心。今年港澳台報考大陸大學人數較去年增加五倍;以往是台灣由東南亞輸入看護,現在台灣已經開始輸出看護到大陸,台灣的未來與競爭力在政客、在教育亂搞的狀況下,"極速衰敗"。有位家長說個比喻:「大陸學生看到未來有一堵很高的橋,但幾乎每個人都想跨越,也努力跨越;台灣的學生,未來沒有高牆,但大部分學生卻不往前看,而是自我感覺良好的往地上挖洞蹲」,台灣的未來在哪? 我確信不會在新聞節目與名嘴口裡;更不會在整天說著愛台灣,但是卻搬台灣錢在大陸投資的政客們。
台灣的未來,掌握在自己決定以及手上。
附幾張北京路花,漂亮的玫瑰,供欣賞
20180512
寶爺:
今天帶小朋友去北京的台灣人組成的一個小的自學團體,幾個小朋友都古靈精怪,表達能力很好,英語更是一把罩,都是「自學」,沒有去正規教育體系。
團長也是厲害人,清華的教授,很有思想,認為現在的教育根本是個屁,所以讓自己的小孩在家自學即可。
與參與的家長聊天中(另兩位爸爸),說到區塊鏈技術,連結到城市的自我意識,與利用張量搭配可程式化晶片製作可動態因應外在資訊處理需求而自我調整的TPU。
還講到二次大戰的圖靈機,事實上就是史上第一個挖礦機,這麼說也確實有道理,挖礦不就是解密拿錢。還講到易經八卦,也算是巨觀的區塊鏈語言,真是腦洞大開。
兩位爸爸都是抱持共同的憂心。今年港澳台報考大陸大學人數較去年增加五倍;以往是台灣由東南亞輸入看護,現在台灣已經開始輸出看護到大陸,台灣的未來與競爭力在政客、在教育亂搞的狀況下,"極速衰敗"。有位家長說個比喻:「大陸學生看到未來有一堵很高的橋,但幾乎每個人都想跨越,也努力跨越;台灣的學生,未來沒有高牆,但大部分學生卻不往前看,而是自我感覺良好的往地上挖洞蹲」,台灣的未來在哪? 我確信不會在新聞節目與名嘴口裡;更不會在整天說著愛台灣,但是卻搬台灣錢在大陸投資的政客們。
台灣的未來,掌握在自己決定以及手上。
附幾張北京路花,漂亮的玫瑰,供欣賞
中國 - 北京 - 衝擊
中國 - 北京 - 明十三陵 - 吾王萬歲,學習萬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