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訂本只在富士山下留宿三天,因為火祭,多留一天。入住金鳥居下的旅館。


北口本宮冨士淺間神社。
神社參道入口兩側是巍峨矗立的杉樹,石燈籠靜靜排列其間,走進參道就能感受到被濃濃的自然包圍著。
木造鳥居上面刻有「三国第一山」,寓意富士山為世界第一名山。

北口本宮冨士淺間神社是一座1900多年歷史的老神社,曾是富士山北口登山道的起點,深受信仰與文化敬意的聖地。每逢火祭等重大祭典,是人們祈求平安與敬拜自然的重要場所。


參拜後祈求御朱印。

河口浅間神社本殿。

迎神轎:明神神輿 - 象徵神社神靈的「明神大人」(お明神さん)。
出巡途中,御山神輿會被重重摔落地面三次 "咚 ! 咚 ! ! 咚 ! !" 這是特色之一,展現神轎雄厚有力、氣勢萬鈞的聲勢,以激發神明神威,平息富士山的火氣。坊間也相傳,山大人乘上神輿後重量會突然增加,感覺跟媽祖遶境神轎顯靈相似。




木造鳥居上面刻有「三国第一山」,寓意富士山為世界第一名山。

北口本宮冨士淺間神社是一座1900多年歷史的老神社,曾是富士山北口登山道的起點,深受信仰與文化敬意的聖地。每逢火祭等重大祭典,是人們祈求平安與敬拜自然的重要場所。

主祭神是富士山女神「木花開耶姬命」、女神的老公瓊瓊杵尊、山神大山祇命,三神一同供奉於主殿。


美麗的富士山女神木花開耶姬命(このはなさくやひめ),代表櫻花、美麗與生命力。
掌管天空的神瓊瓊杵尊(ににぎのみこと),從天界來到人間,被木花開耶姬命的美貌吸引,並向她求婚。但,瓊瓊杵尊不相信婚後一夜能懷有身孕,懷疑孩子不是他的。木花開耶姬命非常傷心,為了證明清白,她把自己關進產房,發誓說:「如果我所生的不是你的孩子則會難產,若是你的則火不能害。」然後放火燒室。她真的在火焰中順利生產,兩人的後代也被視為天皇的祖先。為了守護自己的名譽,勇敢地面對挑戰,是一位堅強又溫柔的女性,人們尊敬她,並把她當成「富士山的女神」崇拜。

諏訪神社。每年6月底7月初舉辦「開山祭」;8月26、27日舉行「吉田火祭」,或稱「鎮火祭」,是日本三大奇祭之一。
掌管天空的神瓊瓊杵尊(ににぎのみこと),從天界來到人間,被木花開耶姬命的美貌吸引,並向她求婚。但,瓊瓊杵尊不相信婚後一夜能懷有身孕,懷疑孩子不是他的。木花開耶姬命非常傷心,為了證明清白,她把自己關進產房,發誓說:「如果我所生的不是你的孩子則會難產,若是你的則火不能害。」然後放火燒室。她真的在火焰中順利生產,兩人的後代也被視為天皇的祖先。為了守護自己的名譽,勇敢地面對挑戰,是一位堅強又溫柔的女性,人們尊敬她,並把她當成「富士山的女神」崇拜。
諏訪神社。每年6月底7月初舉辦「開山祭」;8月26、27日舉行「吉田火祭」,或稱「鎮火祭」,是日本三大奇祭之一。
參拜後祈求御朱印。
河口浅間神社本殿。
進入神社參拜的順序:
👹鳥居前,微微向前傾身一鞠躬。鳥居是神社的入口,也是人間界與神領域的分界線。
👹手水舍,洗手漱口。這是淨身的儀式,把外在與內心的污穢洗掉。用右手拿勺子,舀水洗左手,再換左手拿勺子,洗右手,再舀水倒進左手汲水漱口,不可用勺子直接碰嘴,水吐到旁邊的排水口,不可吐回水池,最後清洗勺柄,放回原處。
👹神殿前,再次鞠躬後,將香油錢輕輕投入賽錢箱,搖鈴一次,鞠躬兩次,拍手兩下,合掌祈願,再鞠躬一次。
👹離開鳥居前,回頭向神社再鞠一躬,表示感謝。

連續兩天騎著腳踏車,穿梭在富士山腳下的鄉間小徑與幽靜林道中,沿著蜿蜒的路線緩緩前行,空氣中瀰漫著清晨泥土的氣息與高山吹來的涼風。

河口湖畔風輕水柔,笑聲與車鈴聲在空氣中交織。此刻,旅程不只是風景的記錄,更是心靈相契、彼此貼近的溫暖時光。

沿途參訪了一座座靜謐的神社,從隱身山林間的淺間神社,到守護村落的白山神社,每一座神社都各具特色,有的供奉火山之神、有的傳承古老傳說。虔心參拜,細細感受神社建築樸實中帶著神聖的莊嚴氣息,收集了一頁頁御朱印,一筆一劃都是神職人員親手寫下的祝福。


富士山世界遺産センター山梨県立富士山世界遺産センターページ
位於山梨縣富士河口湖町的「富士山世界遺產中心」,是一座專為介紹富士山自然與信仰價值而設立的文化設施。館內透過多媒體展示、立體模型與影像資料,完整呈現富士山作為世界遺產的「文化價值」,包括其在宗教、藝術、歷史與地理上的深遠意義。
展覽內容不僅講述富士山的形成與自然環境,更深入介紹自古以來的「富士山信仰」、登山修行文化,以及與富士山相關的神社與傳說故事。遊客可以透過互動裝置與影音導覽,更直觀地理解為何這座火山會被視為神聖之地。
館內分為北館與南館兩部分:
👹鳥居前,微微向前傾身一鞠躬。鳥居是神社的入口,也是人間界與神領域的分界線。
👹手水舍,洗手漱口。這是淨身的儀式,把外在與內心的污穢洗掉。用右手拿勺子,舀水洗左手,再換左手拿勺子,洗右手,再舀水倒進左手汲水漱口,不可用勺子直接碰嘴,水吐到旁邊的排水口,不可吐回水池,最後清洗勺柄,放回原處。
👹神殿前,再次鞠躬後,將香油錢輕輕投入賽錢箱,搖鈴一次,鞠躬兩次,拍手兩下,合掌祈願,再鞠躬一次。
👹離開鳥居前,回頭向神社再鞠一躬,表示感謝。
連續兩天騎著腳踏車,穿梭在富士山腳下的鄉間小徑與幽靜林道中,沿著蜿蜒的路線緩緩前行,空氣中瀰漫著清晨泥土的氣息與高山吹來的涼風。

河口湖畔風輕水柔,笑聲與車鈴聲在空氣中交織。此刻,旅程不只是風景的記錄,更是心靈相契、彼此貼近的溫暖時光。

沿途參訪了一座座靜謐的神社,從隱身山林間的淺間神社,到守護村落的白山神社,每一座神社都各具特色,有的供奉火山之神、有的傳承古老傳說。虔心參拜,細細感受神社建築樸實中帶著神聖的莊嚴氣息,收集了一頁頁御朱印,一筆一劃都是神職人員親手寫下的祝福。
慢慢走,細細感受,這趟旅程,不只是一次單純的旅行,更像是一段串起情感的溫柔路線。

富士山始終靜靜地矗立在遠方,不言不語,卻彷彿提醒著:不論世事如何變化,地球依舊旋轉著,時間依舊向前。一段旅程,旅客各自經歷著喜悅、感動、疲憊或沉默,但正是這些交織的情緒,構成了每段獨特的旅程。
富士山世界遺産センター山梨県立富士山世界遺産センターページ
位於山梨縣富士河口湖町的「富士山世界遺產中心」,是一座專為介紹富士山自然與信仰價值而設立的文化設施。館內透過多媒體展示、立體模型與影像資料,完整呈現富士山作為世界遺產的「文化價值」,包括其在宗教、藝術、歷史與地理上的深遠意義。
展覽內容不僅講述富士山的形成與自然環境,更深入介紹自古以來的「富士山信仰」、登山修行文化,以及與富士山相關的神社與傳說故事。遊客可以透過互動裝置與影音導覽,更直觀地理解為何這座火山會被視為神聖之地。
館內分為北館與南館兩部分:
🚩南館:文化與信仰的沉浸體驗
南館為主展館,透過多媒體互動裝置、立體模型與影像資料,深入介紹富士山的地理演變、火山活動,以及從古至今人們對富士山的敬畏與信仰。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名為「富嶽360」的巨大和紙立體模型,呈現富士山的地形全貌,搭配光影與語音導覽,讓人彷彿置身山中,親身感受富士山四季與文化風景的變化。
南館為主展館,透過多媒體互動裝置、立體模型與影像資料,深入介紹富士山的地理演變、火山活動,以及從古至今人們對富士山的敬畏與信仰。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名為「富嶽360」的巨大和紙立體模型,呈現富士山的地形全貌,搭配光影與語音導覽,讓人彷彿置身山中,親身感受富士山四季與文化風景的變化。
🚩北館:觀景與資訊平台
北館設有資訊展示、觀景台與視聽室,可在天氣晴朗時遠望真正的富士山,提供觀光路線建議與當地文化資源介紹,是旅客出發前的理想起點。

吉田の火祭り ~神事編~|富士吉田 旅の特集|【公式】富士吉田市観光ガイド
北館設有資訊展示、觀景台與視聽室,可在天氣晴朗時遠望真正的富士山,提供觀光路線建議與當地文化資源介紹,是旅客出發前的理想起點。

吉田の火祭り ~神事編~|富士吉田 旅の特集|【公式】富士吉田市観光ガイド
吉田火祭(鎮火祭)於每年8月26日、27日在富士吉田舉行,是北口本宮冨士淺間神社與諏訪神社兩間神社的秋日祭典。吉田火祭已有400多年歷史,是「日本三大奇祭」之一,也是「日本十大火祭」之一,被山梨縣指定為無形民俗文化財。
富士山自古以來就是一座活火山,曾多次噴發,讓人們敬畏又恐懼。傳說,女神木花開耶姬命降臨人間,曾於火中誕下神子,象徵火的洗禮與生命的延續。為了安撫這位火山女神,也為了祈求富士山平靜無災、五穀豐收,人們便燃起巨大的火把,以聖火之光迎接女神,祈願風調雨順、家國平安。
富士山自古以來就是一座活火山,曾多次噴發,讓人們敬畏又恐懼。傳說,女神木花開耶姬命降臨人間,曾於火中誕下神子,象徵火的洗禮與生命的延續。為了安撫這位火山女神,也為了祈求富士山平靜無災、五穀豐收,人們便燃起巨大的火把,以聖火之光迎接女神,祈願風調雨順、家國平安。
另一傳說為:諏訪神為了躲避追兵,來到吉田地區。當地居民為了迎接祂,紛紛手持松明(木頭火把),照亮道路。追兵遠望火光,以為是援軍趕到,因而退兵。諏訪神得以暫時駐留此地,居民感念祂的庇佑,便將這片森林稱為「諏訪之森」,並奉祂為地主神,興建了諏訪神社。為了不忘這段故事,居民便將當時手持的松明擴大為「大松明」焚燒,以表對諏訪神的敬意,這便成了火祭的起源之一。
北口本宮冨士淺間神社在每年8月26日下午三點舉行祭典,本殿熄燈,神台四周圍上絹垣(白布),避免神靈尊容被人目睹。淺間神靈被請進絹垣內移駕隔壁的諏訪神社,兩神社神靈一起進絹垣並登上明神神輿後,明神神輿在前,御山神輿隨後,一前一後出巡,接受民眾的朝拜與祈福。
迎神轎:御山神輿 - 象徵富士山火山爆發兇猛的樣子「山大人(御影)」(お山さん)。
傍晚神輿進入廣場前,抬轎者用神輿頂上的鳳凰鳥喙,割斷綁在神木上代表結界的注連繩,象徵進入神域,神輿留置御旅所(社區活動中心臨時設置的祭拜場所),代表神明暫時駐留於人間。
神輿安置御旅所後,台上舞著 "冨士太太神樂舞",慶祝神明降臨人間。

當地流傳著一項風俗,取松明燒剩的炭火作為護身符。跟台灣的香爐灰也很像。

一根根大大小小的松明也依序被點燃,天色轉暗後,熊熊烈火照亮整條街道。熾熱的火光閃耀直至深夜,祭典現場的氣氛萬分熱絡。整晚,火光不滅,燒至深夜,為富士山女神祈願平安順利。
夜幕降臨,兩旁高聳的松明熊熊燃燒,火光映照出熱鬧的人潮。沿街的攤販早已飄出誘人的香氣,烤魚、章魚燒、炒麵、甜糯團子……香味在暖風中交織。人們一邊品嚐熱騰騰的美食,一邊欣賞火光下的祭典表演,笑聲與吆喝聲此起彼落,將這條燃燒著火焰的街道染上溫暖又喜悅的色彩。
每年8月27日下午,神輿由御旅所起駕,沿途巡行,回到北口本宮冨士淺間神社。進入神社神域內,神輿連續繞行七圈,信眾手持芒草玉串(整枝芒草)隨行祈福。最後神職人員以絹垣覆轎,恭請神靈返回各自的神社,鎮火祭祭典結束,讓人感受到秋意將至也象徵富士山封山的神聖儀式。
這場古老而壯觀的祭典,展現了火與神明間的神聖聯繫,凝聚了當地居民對富士山的敬畏與信仰。震撼的火光場面及祭典背後的宗教文化,吉田火祭是一次令人難忘的異國體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